English
  • 艺术品
  • 艺术家
跨越·穿越·超越 ——大型公共艺术《对接·启程》带给我们的思考

——孙振华

          在中国公共艺术的话语建构中,人们长期为一个问题所困扰:一方面,人们经常把公共艺术挂在嘴边,似乎公共艺术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另一方面,如果公共艺术不等于城市雕塑,那么,能举出多少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呢? 事实上举不出来多少!
         由艺术家景育民领衔策划与创作,由北戴河航海者艺术公司吴盰杰总经理率其团队携手完成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对接·启程》应该是近年来中国公共艺术创作方面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这件新近在著名旅游城市北戴河落成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创作观念和方法论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待值得思考和总结的地方。
         这件公共艺术最引入注目的地方是什么呢?我认为,它们体现为三个关键词:跨越、穿越、超越。



         “跨越”,是指《对接·启程》这件公共艺术作品大胆跨越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跨越了艺术的客体和主体的界限;跨越了表现者和被表现者的界限;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参与到作者所设定的情景中。在这里,现实人物和历史人物,物理空间和艺术空间,身体的感受和艺术的想象如此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大胆地跨越是当代公共艺术创作的惊人一跃。 在波普尔的理论中,他把现实的世界是“世界一”,而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是“世界三”,在“世界一”和“世界三”之间,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生活和艺术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总是那么遥远和不可跨越吗?
         公共艺术的基本观念是建立在当代文化基础上的,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祛魅”,它消褪了过去艺术的神圣光环,让它走下圣坛,回归到生活,回归到大众,回归感性和日常。
         公共艺术对艺术和生活界限的重新定义,并不是别出心裁,刻意而为,它是要让公共艺术与公众,与地方历史,与社区和生活场景,建立起新的联系,让公共艺术能够通过每个人的真切感受和生活经验,成为关照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生活的环境,阐释他们生活的意义的方式。
         在《对接·启程》这件作品中,火车站、老式火车、与北戴河有关联的历史人物,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统统汇集在一起,构成一个混搭、交汇的公共领域。连公共艺术的创作者本身也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看”和“被看”,演员和观众,只要进入到这个场景中的公众,都成为了作品的一个部分,都被作品的创作方法摄入其中,成为一个参与者。

         此时的公众,既置身在现实中,也置身在艺术中;既置身在当下,也置身在历史里;既置身在感觉里,也置身在想象中。

《对接·启程》


         “穿越”是当代文化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当代艺术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它通常采用挪用、拼接、并置、混搭、时空转化等多种方式,创作出一种虚幻的、时空交错的艺术场景,以表达数字化时代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 间、历史和现实、真实和虚拟的各种体验和感受。
      《对接.启程》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对“穿越”的巧妙运用,这在目前国内的公共艺术中尚不多见。
         在北戴河一个现代化的火车站,放置着一辆1917年的老式列车,它仿佛是穿越时空而来;而在列车内部以及周围,时间的逻辑发生的变化:现在时间里的人物出现在过去,过去时间里的人物出现在现在;由于时间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了剪裁和重组,空间也随之出现了变化:古代的空间场景与现代的空间场景,今天的画面和昨天的画面混杂在一起……这种组合是一种信息的压缩和提炼,它最大限度地把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一个公共平台综合地呈现出来。
         在作品中,中国近代铁路技术的重要奠基人,第一代留美学生“詹天佑”在这列时空机车中占据着司机的位置;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居然也穿越时空,和詹天佑并置,在这里,他作为司炉在辛勤地工作,为了提示观众,他身旁旧水壶的壶盖处在被开水掀开的状态。
         曾经到北戴河一代求长生仙丹的“秦始皇”意外地出现了,他凭窗眺望大海;另一个和北戴河有密切关系的历史人物,曾东临碣石而挥洒《观沧海》的“曹操”也赫然出现在列车上,他依然在奋笔疾书;与这两个历史名人处在对角线位置的,是北戴河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吴依佳”,她正在用数码相机拍摄这二位历史人物。这里,创作者巧妙地以摄影作为媒介,让古代与当代如此不可思议,而又“合理地”连接在一起。
         车厢内里还有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朱启钤”、“徐志摩”、“金达”、“康有为”、“梁启超”,他们或围坐一起,侃侃而谈,或凭窗远眺,若有所思。
         车厢外则是几组更具有戏剧性的场面:“张学良”、“赵一荻”正在送别“梅兰芳”;园艺师“辛柏森”背着工具袋,重现当年的情形;而作为主创人员之一的吴玕杰也出现了,他“扮演”了一位“列车员”,正在引导人们上车;更神奇的场面是,恋人“海伦.福斯特”、“詹姆斯.贝特兰”手牵手正奔向列车;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与“爱妻”则乘者当时交通工具骡子,也在匆匆赶向列车……
         这一组古今中外人物的大穿越、大反串,充满了机智和幽默的情怀,它轻松有趣,在不合理中有合理性,在无厘头中又有着内在的关联,它带给了观众欢乐的笑声,也带给了观众许许多多联想和启迪。在这场空前的大穿越中,人们在它的谐谑、风趣中,可以发现它们背后隐含着的几条线索:“北戴河的历史”、“现代中国的文化”、“现代交通技术”、“中外文化交流”。
         作者无意在作品中板着脸讲历史、讲大道理,但是“穿越”的客观结果,恰好呈现了它作为公共艺术的文脉,它之所以立在这里的理由。

《对接·启程》


         “超越”是指《对接.启程》这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与目前较为流行的一般户外艺术作品相比,它超越了当前户外雕塑、景观雕塑、纪念雕塑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它具有这些作品所没有的公共艺术的意义,因而,作为公共艺术,它具有创新和突破的示范效应。
《对接.启程》这件作品抓住了公共艺术非常核心的一个要素,强调它的地域地点和它的文化专属意义。
         例如,设计“老火车”这个环节,如果图省事,就是选择一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退役的旧蒸汽机车作为“现成品”,让它成为作品的一部分。经过反复思考,创作者最后决定根据现存历史资料,到中国铁路博物馆调研,制作模型、图纸,然后用铸铁和锻造的方式,等比例放大机车。
作者认为,公共艺术要体现地域特点,就是要有历史和文化的专属性,如果将80年代的现成品火车用在作品中,会消解地域文化针对性,因为它放在任何城市的火车站都有理由,而老式列车则有针对北戴河的专属意义。
         《对接.启程》这件作品还抓住了公共艺术另一个核心因素,即强调公众的参与。对于公共艺术而言,是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还是仅仅满足于在作品中进行个人表现,这是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相比的一个很大的不同。 在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一些空座就是为公众的预留的,观众可以观看,也可以参与其间。更重要的是,《对接.启程》的现场,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观众只要来到这里,就会被现场的气氛所吸引,因为作品是穿越时空的,所以,每一个观众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其中的参与者,作为当代元素,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
         《对接.启程》还有一个体现了公共艺术典型特征的地方,就是在创作手法上,超越了传统的雕塑与非雕塑的界线,实体艺术和虚拟艺术的界线,造型艺术与数字艺术的界线;它将雕塑的塑造、手工锻造、金属焊接、现成 品运用、真实物品的翻制融为一体;将雕塑、装置、大地艺术、多媒体艺术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公共艺术在创作方式和呈现方式上对城市雕塑的超越。
         例如,该作品通过数字技术,将历史人物以动漫片的方式在各车厢同步播放,其中人物的卡通化处理,乡音土语的配音,使南腔北调会聚一堂。这种不拘一格,为我所用的方式,使整个作品成为一种中外交融、古今汇集的混搭奇观。

      《对接.启程》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公共艺术的实现有着多种可能性,它为艺术家施展自己的才华,驰骋自己的想象力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当我们每每感叹为什么在户外公共空间的创作中,很难找到好的作品方案时,《对接.启程》应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范例。

点赞 0 浏览 176

购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