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艺术品
  • 艺术家
绿色-----一个朴素而又时尚的话题

——景育民

一、关于“绿色”
          关于“绿色”,在当下社会我们已经从审美的色彩学开始特指包括植被、山川、河流与空气质量、环境品质的“自然生态”。
          物质世界的绿色植被或作物给人类带来了季节轮回、气候调节与耕种丰收,并提供了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以及构成了我们变化万千、生意盎然的生存环境。当我们从人类学的发展路径去逆向思维,清晰地确认:原始社会人类与其他生物同绿色植物一起生长繁衍,并从那里出发, 绿色生态环境对于世界万物就是原生状态。
         人类作为智能动物对绿色的理解随着自身的进化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变更着自我的认知。在这个星球上一块一块的区域被人们辟做家园,人们与绿色构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离开了绿色,就是荒芜、就是戈壁、就是沙漠、就会退化、就会产生生存危机。但是人类在受益于绿色的同时也破坏着绿色,其根源产生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后工业时代的盲动。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危机的爆发,已经关乎到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世界各国机构或组织将发展重点逐渐转移到人文生态领域。随之全球化公约:包含《保护臭氧层有关的国际环保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性生态协议于1985年以后应运而生且在世界各国间开始签订并履行。
         这是人类开始以契约的方式来规定自己的行为。
         人们对绿色的关注已经开始以各种方式去表达。世界园艺博览会就是最高级别的绿色专业性国际博览会,它是世界各国园林、园艺精品、奇花异草的大联展,并以场域的展览方式增进各国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并达到民众的共享。世界园艺博览会于1960年从荷兰始发,以“唤起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相融共生”的主题向世人展示绿色生命给人们带来的无穷魅力。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各国的植物花种以及与绿色生态之间的生存态度构成一个国际性的展场。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人类对绿色生活的赞美与实践成果的展示平台,是对人类对生态和谐共生美好生活的态度与憧憬。


《树影》

         由于工业文明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绿色运动相继兴起,并陆续建立了生态和环保机构,出现了生态哲学、生态文化和生态美学等新兴学科,其目的在于从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上改变非生态思维。随着思维与观念的更新,绿色从一个色彩和植物的代词逐渐延伸到广义的“生态概念”,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已经转化为人类共同的话题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和提高,但生态矛盾也愈发突出。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国家发展的全新战略与倡导。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新时代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仅是国民物质生活提高的权宜之计,更上升到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


《大地延伸线》


二、关于绿色(生态)雕塑与公共艺术
         1、绿色雕塑与公共艺术产生的缘起
         在国家首脑、城市管理者、科技实验者、教育践行者开始关注生态问题的同时,艺术界则以多样性的形态或语境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绿色雕塑或公共艺术在伴随着形态美学概念产生的同时也兼容着生态学、社会学、人类学。在城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构成了绿色环保且不断变化创新的环境艺术品。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空间的作用,也更好地彰显了生态和谐的当下意义,成为具有生态文化指向性的人文景观。
         2、绿色(生态)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绿色(生态)雕塑与公共艺术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它成为协调人与环境、自然空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具有审美与实用的双重功效:一方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形式,给人以审美感受与愉悦;另一方面必须具有生态效应,即对环境和生态良性发挥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从形态、观念、材料上体现人类与绿色生态的依存关系。在这类作品中,绿色概念被扩大化、宽泛化,起到了引领与启示的作用。
         作为雕塑与公共艺术的绿色(生态)作品可分为“形而上”的观念创作和“形而下”的形态性创作。
         通常仿生类绿色雕塑是指仿效某种物象形态的一种造型方法,突出客观物体的典型特征,通过写实、夸张等手法用植物造型的表达方法,增强植物的象、形、表、意,将人们喜闻乐见的物体呈现在环境中。似乎惟妙惟肖是这类作品的评价尺度,如孔雀、龙、熊猫、大象、脸谱、卡通人物等,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经过园艺工人栽植修剪,形成具有艺术品质的景观造型,并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呈现方式更趋于从”形而下“的写实形态的思 维去完成,是直观的或狭义的绿色雕塑类别。
         一个值得思考的不成功案例:部分绿色雕塑也出现庸俗和审丑的取向。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的吉祥物《津娃》草雕,尽管原创者郭振山先生的平面设计作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组委会的一致好评。但当某单位将其换为绿植雕塑出现在主会场门前,引起了市民一边倒的吐槽声。组委会在开幕式前连夜拆除,造成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尴尬事件。
         而形而上的观念性创作,与直观性的草雕作品产生了不同的思考和意义。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则拓展为广义的对生态问题的深度思考,而这种思考的外延则是材料、观念、形态的多样性表述。这类作品已属于当代艺术范畴,它与一般性的绿植雕塑有着巨大的差异,它不只是一种图解化和直观性艺术形式的模仿,而是观念的介入和艺术多样性的全新呈现,更是在当代生态文化观念层面催生的一种与生态理念发生共振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研究。 3、当代艺术范畴内生态雕塑及公共艺术的思维方式。
         (1)绿色雕塑包括多方面的含义,它不断启发作者的开拓思维,以满足都市人的生理、心理的个性情感与文化诉求。无论在作品的材料、技术、表现方式等方面都更加具有灵活性、多维性、多元性,作品从个人意识转变为公共艺术。
         (2)共存、平等的对话关系
         作品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创作行为,而是作为实施生态观念的一个物化载体。绿色雕塑应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角度出发,从观念与方法论研究中充分体现生态绿色命题。旨在创造能够引起人类反思和觉醒的文化思想。由此唤起作者与公众的心理互动与观念认同。
         (3)多元化、多样性的呈现方式
         当代意义范畴内的绿色雕塑已经突破了传统规范的形式禁锢,不断地与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环境艺术、建筑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互渗透和交融,以寻求达到个人创作观念的当代学术价值。
         如果说绿色生态雕塑在若干年以前以实验方式出现过,那么当代艺术中“生态雕塑”的出现则是人类经过生态失衡后阵痛的反思与觉醒。例如: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德)在第7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作品《7000棵橡树》。 目的在于以橡树800年寿命之长和玄武岩的坚硬壮硕作为象征,期待推动一种“人类生存空间”的美化与改造,呼吁世人追求世界的永久和平。
         也许博伊斯先生没有意识到后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如此恶劣。那么再次回望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以艺术的方式对社会学思想的确立,同时也具有形而上生态学的观念意义。
         生态环境的塑造,实质是人们对自身趋向完善生存方式的探索,而今天我们眼中的现实是否距离人们对于城市原初的“乌托邦”式的美好想象渐行渐远。因此,怀抱梦想的一部分艺术家目光开始从城市环境逐渐转向充满诗意的人类栖居,使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元素挪移在现代生活中与自然环境嫁接。原始生态元素纳入到当代艺术的情境之中,将人类文明中积淀下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当代文化中延续,并与工业文明成果结合,再回植到自然的沃土之中,从而衍生出新的美学意义。
         此类作品的艺术设计不再是一般的模式化产物或传统的“形式美”概念的表达与演示,而是逐渐注重激活人们内在心理世界产生回应的功效。其创作从根本上成为一种社会行为, 体现人与自然的生命互动。以主体的参与性和人对自然的依存为前提, 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生命存在是和谐共生、相互交融的关系。不仅包含人类和其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应持的态度, 而且包括将自然生态概念的原则观念化, 并引导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和设计原则。

         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绿色雕塑与公共艺术将与环境、建筑、景观、装置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获得更加广博、开放的创作空间。

点赞 0 浏览 214

购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