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艺术品
  • 艺术家
虚拟事件之真——论杨方伟的烟蕴图

文/ 查常平博士(批评家、圣经学者,《人文艺术》主编)

Dr. Zha Changping (Critic, Biblical Scholar, Chief-editor of Journal for Humanities and Art)

      猴王手持权杖,坐在陈旧的黑皮沙发上,满心焦虑地观看一对头戴面具的男女拉弓对射的游戏,闪光的五星刚从右下方的火炉里跳到他们面前。女孩身着长裙、站在由假山垒砌而成的盆景池边,身体因拉弓而向后仰立,箭头正对着她的心脏。这幕关乎人的生死的游戏出现在画面左侧,右侧正中是猴王统治的空间。朦胧的烟云弥漫在火炉、猴王、女孩之间。这是我们从青年画家杨方伟的油画作品《滚烫的星与孤独的王》(2013)中的所见。这在根本上属于虚拟的事件,尽管使人联想到阿布拉莫维奇与她的情人乌雷1980年的《潜能Rest Energy》行为,但前者不只是人与人的生死游戏关系的表达,而且其中内含着人与动物、人与人造物的关系。人原本是世界的管理者、是动物的命名者,而今却在所谓快乐的游戏中沦为猴王忧心如焚地注视的对象。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遇到这种寓生死于乐的游戏事件,更不会邀请动物充当我们游戏胜负的法官。只有在恋人之间无限隔膜的时候,只有在人心处于绝对孤独的时候,人才会以死亡游戏的方式吸引他者的眼球。即使如此,他所获得的,不过是来自现代人的更加强烈的冷漠,最多能够引起动物的同情。难怪杨方伟要在画面中安放余火未烬的火盆,显然是要告诉观众这幕虚拟的游戏事件发生在冬天的寒夜。

      对此,我们不得不追问:虚拟事件之真依据什么?它应当有着什么样的意涵?

      虚拟事件之真与事件的虚拟写实之间有别:后者首先意味着有某种心理的或社会的事件的发生,然后艺术家挪用关于它们的图像进行虚拟化的写实处理,其结果不乏对于它们的暗示、揭露、批判,如我们从张小涛的《通道》系列、《无题》系列(2009-10)中总会想起中国社会在今天这个转型时期不断发生的自焚或中毒污染事件:一辆正在燃烧的公共汽车,一个人站在屋顶面对滚滚浓烟控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一只铁锈般的变异青蛙匍匐在斑驳画面中间的绿色树叶上。当然,这种事件的虚拟写实,不同于十九世纪中期兴起的相对于印象派以及浪漫派而言的写实绘画。艺术家不以客观描绘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目的。相反,虚拟事件之真,首先意味着画面所呈现的事件并没有发生于现实生活中,尽管其中的局部可能来源于已然的现实,尽管有的还同艺术史上的某个文化事件相关联,如我们从杨方伟的《思想者》与《安迪·沃霍尔的梦境》(2013)中所见的那样。在主题关怀上,前者和罗丹的雕塑《思想者》(1880-1900)一脉相承:他把一尊石膏头像安放在一堆书上,它正仰头沉浸于自我沉思中;在形式关怀上,旁边的一只猴子坐在寒冷的沙发上欣赏着这位“思想者”自我陶醉的沉思——它不是人对于地狱之苦的沉思,也不是对于如何使用艺术如诗歌之类来摆脱人世之苦的冥想。头像象征着一个现代思想者的绝对孤独,虽然“自古圣贤多寂寞”。

      《安迪·沃霍尔的梦境》的观念,源于其名言:“未来,每个人都会闻名于世15分钟(In the future everybody will be world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这话最初出现在1967年10月号的《时代》杂志上:“全部新的绘画流派看来都在通过艺术情景控诉快车的速度,这致使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预言说到‘每个人闻名15分钟’的那一天”;第二年二月又出现在沃霍尔于瑞典的首个国际回顾展的图录中。在电视上,它被误传为:“每个人将在15分钟内出名(In fifteen minutes everybody will be famous)”[Andy Warhol, The Andy Warhol Diaries,edited by Pat Hackett, [Diary entry dated July 27, 1978], (New York: Warner Books,1989), p.156. ]。1979年,沃霍尔重申自己“60年代的预言最终成真”。他以艺术的名义,的确预言了自己所处的后现代将是一个媒体霸权的时代,预言了资本经济时代终结之日的来临:“挣钱就是艺术,工作是艺术,好的生意是最好的艺术”。他从1963年至68年拍摄了近六十部电影,其中一部关于男人睡姿的《睡》时长五小时三十分钟。同年7月3日,他在工作室胸部遭枪击后起死回生。据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杨方伟的《安迪·沃霍尔的梦境》归结为一个虚拟事件的表现,他还对历史中的艺术事件进行了虚拟化的处理:他把主人公的电影“工厂”置换为中国随处可见的瓷砖地面房,摄像机对着精疲力竭地躺在沙发上的安迪,后面只有一头山羊在举目探望眼前发生的一切,再后是一群人的自娱自乐场面。盘旋在人群中的乌鸦告诉我们:他们中间有人刚刚死去。这些,或许就是安迪·沃霍尔的“梦境”。画面生出一片苍凉!但是,沃霍尔的确没有梦想到自己的名言即使在遭遇否定中依然会被传宗接代:

      “如果所有人都有名,那么,根本就不存在名声!” [1978年,电视喜剧《名声》中的一句台词。]

      所以,“未来,只有十五个人有名(In the future only 15 people will be famous)”;“未来,每个人的名声限于十五人(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to 15 people)”。[Jerry Saltz, The Village Voice, We Are Theirs, New York, March 15, 2005.]

      90年代中期,伴随电脑媒介隐私侵权问题的出现,人们意识到:“在赛博空间,每个人都会潜水15分钟(In cyberspace, everyone will be anonymous for 15 minutes)”[1996 August, Privacy Law & Policy Reporter, The inevitability of life in cyberspace, [Privacy and cyberspace: An ambiguous relationship] by Graham Greenleaf, Volume 3, Number 5, Prospect Publishing. ]

      从沃霍尔的名言演变史中,我们看到了当代艺术所处的时代语境的变化:媒介的无限解放,其实并没有为艺术家的成长带来更多的自由。这实际上预示着现代人的生存空间在现实中被剥夺的历史,同时也是它不断走向虚拟化的历史。杨方伟1979年出生,2008年结束了五年的研究式学习,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实验探索,形成了以锈色烟蕴为主体的画面图式,贯穿在《彼岸》(2010)、《马语者》、《水调歌头》(2011)、《桃花源》、《 天使之城》以及《花粉症候群》系列(2012)等作品中。他以《独奏》、《聚沙塔》、《飞越云霄》、《一个人的探戈》(2013)为过渡,将锈色烟蕴发展为朦朦烟蕴,贯穿在《温泉 》、《冻土带》、《光学效应》、《薄雾上的徘徊者》(2013)中。他正进入和包括批评家在内的各种文化人互动对话凝炼自己的创作时期。这种烟蕴图的形成因,植根于年轻艺术家们对于动漫图像文化的长期青睐,植根于他们在日常网络生活中匿名潜水的意识交往模式,植根于他们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审美思想的转化继承,还植根于中国当局的网络锁国政策。所有这些,促使他们从虚拟化的艺术创作中寻求方法论的出路。难怪在江衡的《来自露丝·汉德勒的礼物》(2010-11)与《风生水起》(2011-12)以及其他同龄画家中,我们都能够见到这种烟蕴图的痕迹,一种在色彩的历史感方面需要深度凝炼之画面图式。这代画家都面临如何从历史藏品中吸收深度色感并进行现代转化之难题。

      如果说“朦朦烟蕴感”构成了杨方伟作品中的虚拟事件之真的所指,那么,它们的能指是什么呢?是人与动物的共在游戏,是猴子、山羊、天使、狗之类动物的在场,是他们的观看行为本身——《迷雾》中三个男性对沙发上的山羊交欢的观看、《胜利者》中集体留影者对观众的注目、《桃花源》中对于斗牛士的围观、《光学效应》中对于不明飞行物的闪拍、《国际通道》(2013)中站在老式皮箱上的旅行者与《漂流浴室》中坐在浴缸上的女孩的孤芳自赏、一群宠物对头扛山羊的《一个人的探戈》的垂涎观看……他们为什么在观看中游戏或在游戏中观看?其实,我们从中观看到的是人我关系中无限的孤独感、无聊感乃至无助感。

      从虚拟事件展开虚拟事件之真,再从虚拟事件之真反观虚拟事件,这就是我们的言述逻辑。杨方伟作品中的虚拟事件,除了根源于艺术史上的文献外,更多的还是根源于他在现实世界中感知观察到的日常生活事件。正是这点把虚拟事件之真与本真的虚拟事件区别开来。后者一开始就属于虚拟化的结果,最多源于人的心理想象性设计;前者将日常生活事件虚拟化,以敞现其中的韵味为目的。正如他本人描述的那样,它们“试图以梦境折射现实,用自然隐喻社会。在现实与超现实的临界寻找平衡点。相较前一阶段的作品,新作品延续了多意叙事的表现方式,诠释当下社会环境中文化的冲突、强弱的对立,更加含蓄、内敛地表达出现实背后的荒诞。在略带感伤、抒情的基调中,借以超现实的想象将各种元素、符号交织在画面中。飘渺的烟云、游离的光晕赋予了画面诗意的情绪,同时暗示出铿锵的现实也终究如过眼云烟,此消彼长,延绵无尽。”

      是的,天地都会过去,何况任何虚拟事件!但人心在朦朦中的期盼却会常存于烟蕴一代的艺术家笔下(2014年4月27日第一稿、5月1日第二稿于京都同志社岩仓寓所)[感谢香港道风山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与京都同志社大学一神教研究中心为笔者提供的在京都的写作访学机会]。

点赞 0 浏览 220

杨方伟 在售作品
购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