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艺术品
  • 艺术家
李铭作品----在这个的世代,探索我们和光明的距离

      在一个不再英雄辈出的盛世,依然有人渴望探索激昂人心的英雄主义,此“英雄”非脸谱式英雄,而是潜藏于所有人心中的英雄情结,青年雕塑艺术家李铭,历时三年潜心创作,从写实跳脱到写意,将古典融为今用,开创了黑与金雕塑的后英雄时代。

     《干将莫邪》、《霸王别姬》、《我们这一代的爱情》等作品,带我们走进穿越时空的爱情。或许是久居吴国旧都姑苏,李铭将这一对吴人夫妻的故事凝练成作品,背与背相对,看似近在咫尺,实则一剑致使阴阳两隔;西楚霸王与虞美人的千古凄情,何人可穿越历史的真相?更为犀利的是由听筒连接的现代男女,这个时代的爱情还可以亲密无间吗?年轻的艺术家借由最为炽热的爱情意象,提出了对人与人关系的质问。

      李铭对向日葵有着特殊的偏爱,它阳光、积极、永远满怀希望,对于雕塑《向日葵》而言,金色能够将向日葵向光而生的物性呈现到极致,而金属质感的材料更赋予其一种坚韧的性格。在对于形象的处理上,李铭采用了最单纯的表现手法,没有冗余的装饰与变形,只是令向日葵“如其所是”,材料本身带来的陌生感饱含视觉冲击力与无尽意味,而恰恰是这样一种满含生命力的单纯形象,更让人深受触动。

     《牛运当头》和《鲲》都是和动物有关的主题,探索人与自然的距离。动物的塑形皆庞大、黑暗而又勇猛,人物小巧、轻盈,交缠其间,似共同前行,又似两相厮战,令人情绪游走于自由和抗争之中,思索我们对自然的掠夺、自然对我们的反击,仿佛不死不休,却又相互依存。

     《山以外》或许是这系列作品中最平静的一组,在前两组激昂或沉郁的动荡后,有了一段难得的宁和节奏。作品独具古典情怀,渔者凝神静气,湖石剔透灵秀,再一次将姑苏园林意象融入其中,然而金属光泽与木石之景真的可以相合吗?为何人与景有着抗拒的张力?引人探究人和文化的距离。

      李铭注重对事物本质的探索,以雕塑的形式对物质进行呈现,往往能给人以视觉和精神上的震撼。《骨气-脊梁》这件雕塑作品体量较大,一根纯金色、长达数米的脊梁骨雕塑悬置于空中,引人静思,而这宁静之中却又透出动人的光辉与力量。李铭提到,《脊梁》隐含中国人对竹子气节的崇尚,刚正不阿、有志有节,脊梁骨的形态象征着一种中国式的精神面貌。

     《不再忧郁》和《尤物》均刻画章鱼形象,这种令人窒息的动物仿佛吞噬黑暗的至暗存在,与金色人体的舒展、随意形成鲜明对比,章鱼丰富的腕足又与人交织,产生新的接触点,寓示着剪不断的联结。《雨》中孤单自倚的少女形象和《前方没有黑色》中锐意前冲的男性形象也构成强烈的冲击,揭示内心与外在的激烈冲突,提出人和社会无法隔绝却又何以共处的疑问。

      这组“后英雄时代”作品,用金色和黑色营造出强烈的明暗对比,色彩和质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光明和黑暗、理想和现实、生存和死亡,都可囊括其中,引发观者对人性的思考。简约的西方人体结构和东方园林意向的结合,又表达了当代东西杂糅文化语境中的价值观冲突。

      通过一系列的四组作品,年轻的雕塑艺术家李铭探讨了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文化、人和社会的距离,既是他作为艺术家对现代社会纷纭复杂关系的审视,也是一个年轻人表达着对“自我”和“他者”的困惑和探索。

      这些作品,是这场探索的一个整合,并没有定义、也没有答案,因为探索并没有停止,而是在挣扎和希冀中继续行进。年轻而蓬勃的生命始终是憧憬无限光明,因此,大面积阴暗、浓郁的黑色之中,依然信仰“前方没有黑色”,面向光所照耀处。

点赞 0 浏览 198

李铭 在售作品
收起
购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