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艺术品
  • 艺术家
李铭的黑金雕塑

倪熊

      在中国当代的雕塑艺术中,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那就是:除了在西方艺术观念下的雕塑语言和观念探索,还有另外一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甚而至于就是直接的合二为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李铭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90后的李铭就是1990年出生在重庆的,然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开了窍,清华美术学院雕塑系进的修。

      所以,无可厚非,李铭一开始接受的就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和样式。而他的幸运在于:一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愈益质疑,艺术家们也越来越多的开始重新审视和估量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国的当代雕塑艺术,也渐渐出现了中西结合的尝试与探索;二是他工作和生活所在的苏州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甚至可以大言不惭浓缩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古城,尤其是与雕塑密切相关的玉雕核雕木雕等“苏作”更是闻名遐迩声震海外的传统工艺。

      对于李铭而言,这是一个鱼与熊掌兼而得之,就是因缘际会的得天独厚,可以说是近水楼台的如鱼得水。

      这也是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正在开拓的一条新路。

      所有的一切接踵而来,李铭的焦虑或许在于他的年轻,还没来得及好好的思考所处的时代好好的感受生活,来不及与美好相遇做一个小小的计划,来不及生病休息和去讨厌伤害自己的人······在嘈杂的周遭里呼吸,觉得在这个未免有些混沌初开的当代艺术时代,他所要表达的越多,就越发的感到失语和无语。

      因此只能以同样混沌的表达方式,抓住瞬间的想法和创意,把更多的阐释空间留给旁观者。这与其说是一种无奈,毋宁说是一个矛盾的选择。艺术的创作往往就是这样激撞出来的思想火花。无论是《霸王别姬》的历史悲情英雄,还是《干将莫邪》的神话传说演绎,或者《尤物》的男女性别人生探究等等 ,雕塑在李铭的手中成为了历史的记载与延续,成为了现实的叙述与承接。他是把“新人文主义”的理念融入到作品中,从而使作品具有比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强烈的感觉主要来自于他别具匠心的艺术处理:比如材质的选用是黑石与黄金,不仅本身的肌理对比也是色泽的对比,也是力量和飘逸的各自体现;比如男女形象的塑造,将西方的人体结构、观念和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写意结合在一起,既是动与静的结合,也是阴与阳的交融,即让平凡人生有了崇高的寄托,也让英雄主义更具人性的温暖。所以,探索的其实是在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思考的本质即是如何正确处理对于自己的关系,对于别人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关系。

      艺术的创作虽然是独立的,但是艺术家从来不是孤立的。李铭的雕塑创作中对东方意境的营造,实质上也暗合了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大趋向,表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和被重新认识的境遇。

      而实际上像李铭这一拨年轻艺术家真正的厉害的地方可能还不仅止于雕塑,而是在于苏州自古以来沾沾自喜引以为豪的那些玉雕啦核雕啦木雕啦等等的传统手工艺。他们是受过正规美术教育体系的,风华正茂,青春的悸动让李铭们正激情澎湃地热衷于雕塑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参展和各类艺术活动,或许是被他忽视了,或许是不屑于把那些日常的传统工艺的玩意儿过多摆上台面,而其实恰恰就是这些使他之所以能够并且可以成为一个自由的雕塑创作者和设计师。所以,但凡他们稍稍静下心来,那么,即将而来的疾风暴雨将会冲击和彻底颠覆很多的陈规陋习,这应该是个好事,这个古老传统的行业也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点赞 0 浏览 183

李铭 在售作品
收起
购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