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艺术品
  • 艺术家
杜伟——孤独的摄影人

       一个行走在繁杂世界中孤独的行者;一个放弃功利而坚守艺术的匠人;一个抛弃炫彩夺目而追求本色的艺人。他生活清苦,但追求可贵。在斗转星移、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里,他把他的追求定格在了只有黑白灰的摄影世界里,他的黑白摄影作品像一块无色的磁石,吸引着我们同样的黑白眼球,粘连起那无法言表、无形的内心情感,像那磁石的正极于负极的磁场,紧紧黏合在一起。


       现今的摄影界,大多在比设备,比地位,比人脉,形成了只看其位、不看其品的怪象。谁谁设备一流;谁谁地位显赫;谁谁呼风唤雨人脉广等等,但再看其作品,靠先进设备、用自动挡拍摄的清楚有余而丧失艺术的清醒内涵,已被摄影艺术品质之外的乱象所包裹,剥开包装,空空如也。靠摄影,造影响;挂羊头卖狗肉,只能认其为具备屠宰艺术之功力。

       艺术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看杜伟的作品,很多人的感受是我怎么没看到,但如果你当时站在他的角度看你也会看得到,但你却没有这个意识,或不通过他的作品,也许你真的没“看”到,这就是真正艺术家的眼光了。那耀眼的阳光,你也许只想躲避,去寻找一个遮阳的地方;那遗弃的生活用品,你可能只认为那是垃圾一堆,避而躲之;那伫立街头的猫咪,你也许只想到那是一只闲逛的不安分的野猫······

《父与子》50×34cm  2014


       他看,他是用心看;他拍,是用情拍。看他的作品,看到的是“心情”。而有些摄影者是想拍什么而去看什么,带着设定的概念,按动着带有功利的快门,一张张矫揉造作的不自然的摆拍狂拍你的眼球,一些不自然的“自然”冲撞着你的自然,让你觉得很不自然。但这种不自然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普遍的自然,让人们躲都躲不开这种不自然的“自然”。

《洗衣的妇人》50×34cm  1991


       他不喜新厌旧,他坚守着最初对摄影的爱直到永远,匠心筑梦、恪守不渝,任由数码设备花样倍出,他只执手一台跟随他几十年早已斑驳漆落、只装黑白胶卷的手动尼康单反相机。暗房里,用传统的技艺冲洗胶卷,放大照片。大街小巷中,独自一人捕捉着市井人情,挖掘着万物表象下的精神。一物一世界,万物皆有灵。在他的镜头下,并不是简单的再现了这个世界,而是把他的思考情怀注入胶片之中 ,呈现给观者的不单单是影像,而是给你一个思考;一个故事的开端或结果,或正在进行中,总能让你在黑白灰之中浮想联翩,体会其中的意味。这些作品,或让你感伤;或让你开怀;或让你讶异,他用作品和你对话,并能把你带入他想让你进入的场景之中,并用娴熟高超的曝光技巧提炼概括出眼前的物象,去繁求简;简中求真,让你在那似与不似游离的物象之间,总想抓到什么又怕打乱了什么。他能把无秩序的世界通过他的镜头重新获得一种秩序,让它重生且定格在这唯一的、特定的画面中,不断释放者视觉能量,简单而有张力,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我们忘了时间与空间。赋予静态的物象以灵动;动态的物象成永恒。在静止的画面中,好似刚刚结束了一场波动,又好似凝固的画面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躁动;把瞬间流动的物象戛然而止,让观者的眼球与思想霎时停顿而回味无穷。黑与白、静与动,交织扰动你的眼球与思绪。

        他的摄影在路上,但他的作品却让你驻足。在缤纷繁杂的花花世界里,他每按动一次快门,就会为人们剥去炫彩耀人的表象,而把深埋其中的本质内涵用黑白的力量萃取出来。这其中的实质实为“简单”,似乎早已被浮躁的今人所藐视,但刨开一切的表面,这是深入骨髓的本真。人们在追求感官刺激、丰富多彩的同时,却渐渐失去了“自在”的“简单”,甚至已不习惯“自在”的“简单”。基因已转向越来越不是自己;似物不是物;似人不是人的怪物体中。明辨是非、看懂黑白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保有本真的人也越来越孤独。真实的思想与价值像被膨大剂催熟的肥厚果肉下包裹的果核,已渐渐失去繁衍的基因,而含毒的鲜亮膨大体却受到了无知人们的追捧,口口称赞。基因的突变带来了人的突变,变着“芯”、变着“心”;变着“胃”、变着“味”,但万变永远改变不了的一变就是不变,不变的拥有一颗辨别真伪、黑白的心与眼力,他——杜伟:做到了。

       林学伟,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4年林学伟先生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油画专业;
       1994年6月至1995年9月他应邀赴日本交流考察;
       1997年1月、2000年6月被邀请赴加拿大交流;
       2006 年10月被邀请赴英国参加个展交流;

       2007年12月林学伟先生荣获“中国艺术收藏百强精英艺术名家”。

点赞 0 浏览 363

杜伟 在售作品
收起
购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