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艺术品
  • 艺术家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董开文的“虚空世界”简议

      王维的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说空山的美好。唐人王维被人们推为中国第一位水墨画家,有《雪溪图》传世。王维在诗与画中均善于经营他空灵的留白。一千三百年后的一位水墨画家董开文也把握着这个文化的源脉,“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无疑是他的作品给人的首要启示。

      “空”,是老子哲学的落脚处,也是中国艺术的生长点。维道集虚,乃中国艺术的灵魂。笪重光《画筌》说:“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目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人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重要原理。虚实相生,没有虚灵,就没有实在的意义世界。南宋梁楷的画,人称减笔画,忽略掉应该忽略的,是他无往而不胜的法器,他的《李白行吟图》,将那些没有必要的东西省略掉,唯剩下一个人的轮廓,没有任何背景。然而,一个活脱脱的李白立在我们眼前。董开文的画,我们常常看不到背景,那也是被他有意忽略掉了。被忽略掉的东西,不是没有,它们还在,存在于虚无之中,只是被眼前的“实处”逼退到后面去罢了。



混沌世界系列1 45x42cm 纸本水墨 2018


燃情都市系列八141.5x19cm 纸本水墨

      老子又有“大白若黑”的说法。在至虚之处有至实之感,这个白,并非空白,而是一个灵气往来的地方。我们看八大的画,往往一幅之中,只画一个芋头,或一只鸟,或一条鱼,余者全是空白,但却使人感到满纸神韵流动。恽南田云:“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处;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尚能与笔墨不到处,观古人用心,庶几拟议神明,进乎技矣。”

      董开文的留白不是偷懒,自有其深意在,它背后所下的大功夫都将陆续填充于这虚灵处。



混沌世界系列6  136x68cm   纸本水墨 2017

      佛教的色空观念,无常思想以及道家的虚空哲学,是中国艺术空灵思想的直接来源。董开文对人间世有所知了,故而心已向佛。《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世事常在无常中,“未有一事不被无常吞”。中国艺术有很强的无常观念。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有云:“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无论“赏雨”,还是“白云初晴”,纵是美景,终是无常。董开文的画作多有会心处,诸如《琴声悦耳众人来》等等,也无非世间美丽之一瞬。

      对于这美丽的一瞬,画家何尝不知?不但知之,且深自明了。故而,画家以一份诗意的温润,将之永恒于画面之中。那大片的空白,是画家与红尘不离不弃,又葆有距离的心灵安顿处。画家心灵深处的那一份安宁,就都在这里。画面的静态美,是画家心灵的折射和反映。

安住当下,随处有欢乐,有闲情,赋予人生以诗意,艺术地看人生,在艺术里生活,活在艺术美好之中。

      不离不弃,又葆有着距离,距离产生美。什么是天涯海角,什么是宇宙的深远处?你的脚下即是。你的脚下就是别处的深远处。
      画家心里有一份落寞,是空。眼前的是有,更是无,有即是无,你若明了,便是佛的明了。茫茫宇宙是有,这有,就存在于虚空之内。不是吗?无形决定着有形。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道:“云无心以出岫。”禅宗说,“青山不碍白云飞,”没有控制,又有联系。“得大自在”,是“自在”,而非“他在”。这样,董开文的那一份诗意,那一份宁静,那一份闲情,也就在那里了。

韩修龙\2014.7.23

点赞 0 浏览 144

董开文 在售作品
收起
购买须知